首頁 偷風不偷月

第64章

將近淩晨,波曼嘉公寓四十層的窗戶依然亮著,項明章回來後直奔書房,打開電腦對著資料邊看邊查。

那間複華銀行於1915年創辦,當時沈作潤年僅二十歲,祖籍是浙江寧波。

項明章查閱了一下,清朝末年,寧波口岸貿易發達,為方便資金的交易和流通,當地開設了大量錢莊。

錢莊背後基本以家族為單位,這些豪門巨賈積累大量財富,形成了實力雄厚的“寧波商幫”。

後來列強入侵,外國資本湧入國門,寧波商幫為了與之抗衡,並順應現代化的潮流,開始創辦中國人獨資的銀行。

曾經這座城市的銀行中,寧波資本占據了四分之三。

沈作潤就是寧波商幫中的一員,他二十歲舉家來到這裏,創辦複華銀行,可見沈家資本雄厚,此人膽略不凡。

沈作潤除了是複華銀行的行長,在1935年,他又進入了市銀行工會擔任要職。

到1941年,沈作潤正式辭去複華銀行行長一職,專注於工會的職務。

然而遺憾的是,這樣一個能力出眾的銀行家,不到五十歲就去世了。

沈作潤去世的第二年,複華銀行正式關閉。

項明章倒是不意外,戰亂時期,沒有什麽能夠長久,國家尚且風雨飄搖,一間銀行屹立三十年,當中的艱辛不是幾張資料就能論述清楚的。

項明章內心感慨,握著筆不自覺地在紙上輕描,寫下數字“三十”。

他忽然察覺到一個問題。

複華銀行存在了三十年,在1945年關閉,但沈作潤在1941年就不再擔任行長。

那最後的四年裏,銀行行長是誰?

項明章把資料又看了一遍,確實沒有交代相關的內容,他上網搜索,也沒有查到更多的信息。

亂世中的四年,時局和戰況最緊張的四年,經商談何容易,一間銀行不可能沒有掌握大權的最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