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偷風不偷月

第67章

波曼嘉大廈頂層的天幕泳池,晨曦從四方透進來把水麵照成了淺藍色,項明章遊了兩千米,最後半程,岸上走來一道熟悉的人影。

抵達終點,項明章從泳池上來,渾身肌肉淋漓地滴著水。

許遼上次打電話之後,多待了一天,昨晚連夜從寧波趕回來,一早來當麵匯報,他遞上毛巾,說:“項先生,有新進展。”

項明章接過毛巾披在肩上,走到休息區,桌上放著一份早餐,旁邊是許遼帶來的一封文件夾。

項明章打開文件,抽出裏麵的資料,說:“辛苦,吃點東西吧。”

許遼握起刀叉,邊吃邊道:“那塊墓園的價格在寧波當地數一數二,說明姚家的經濟條件不錯,我照著這個思路排查,然後鎖定了目標。”

項明章翻看很仔細,這戶姚家人的祖籍就在寧波,三代富庶,估計祖上有些家底。

實施改革開放的政策後,姚家順應時代潮流,創辦了一家貿易公司,生意經營得不錯,後來舉家移居到了杭州。

姚家公司的創辦人,叫姚徵 ,是一位女士,年逾七十歲。

這些年一直是姚徵出資為沈作潤的墓進行搬遷和打理,每年清明節,她會專程回寧波祭拜。

項明章問:“姚家和沈家是親戚?”

許遼說:“沒查到關聯,親戚的可能性不大,也許是故交好友。”

經逢戰亂年代,多少人連至親都無法顧及,能堅持大幾十年為一個外人綿延身後事,雙方的情誼一定相當深刻。

項明章翻過一頁,是一間寺廟的資料,他有些奇怪:“這是什麽?”

許遼也不確定有沒有用,說:“連帶查到的,這是寧波本地一間寺廟,本來名不見經傳,姚女士捐了一大筆錢幫忙翻修,每年清明節除了祭拜沈作潤,還會去廟裏上香。”

項明章道:“姚女士信佛?”

時間緊張,許遼隻在寺廟匆匆打聽了幾句,說:“她給一位已故的僧人供奉了牌位,主要是祭拜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