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我的理想小鎮

第83章 記憶

理想餐廳的模式與加工廠有些相似, 但略有不同。

所謂“快樂的情感和美麗的夢境”,那種東西隻是托詞,從一開始就不存在。

因為理想餐廳, 給了客人最高價值的快樂。

在體驗最美麗的夢境時, 顧客得到了極致的快樂與滿足,這種情感發生在“柱”內, 自然而然地就被餐廳吸收走了。

而不管客人做了多美麗的夢境,又怎麽比得上理想餐廳加工製作後的夢境要美麗?

顧客在餐廳就餐回家後,會失去做美夢的能力,或者說, 即便是做了一些好夢,也遠不及理想餐廳裏體會到的。

人是有閾值的, 在餐廳內體會到最高價值的快樂後,快樂的閾值就會被大大提升。

這就像賭徒, 一開始所謂“小賭怡情”“小玩一把”, 一場能贏幾百塊就很開心。但當他品嚐過一次幾千元的輸贏,就會覺得幾百塊索然無味;當他嚐試過一次幾萬、幾十萬的輸贏後, 別說幾千塊的輸贏,他連工作都會厭煩,覺得自己一次可以贏幾萬塊, 工作辛辛苦苦一個月隻有幾千塊,沒有意義。

他被過高的快樂閾值破壞了大腦對快樂和金錢的感知能力,對生活沒有興趣,覺得一切索然無味,隻有賭桌上的刺激才能吸引到他。

為此一步步淪陷, 直至喪盡天良。

理想餐廳也是如此。

它破壞了人感知快樂的能力, 它讓人隻能在這家餐廳得到快樂的情感和美麗的夢境, 就會不停地來這裏就餐。

難怪“柱”不會阻攔顧客們離開,不會強製人必須回來。

它隻強製人吃一頓飯,其他概不幹涉。

因為真的隻要一次,就離不開這家餐廳了。

穆思辰問:“餐廳所有的崗位都可以應聘嗎?”

前台熱情地說:“當然不是,剛入職時,客人隻能做洗菜工,畢竟客人沒有經過培訓,隻能做最簡單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