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桐在試鏡之前,張強就先給導演團隊那邊發了一段季桐所有作品的視頻剪輯。
試鏡當天,孟玲先將季桐約到會議室談話,問季桐對於《認知》的整體感受和看法。
其實說白了,就是讓季桐說說《認知》的讀後感。
她的這部電影雖然是根據小說改編的,但其實,改編的內容並不多,整體的基調都是按照原著來的,隻是個別部分為了拍攝的需要進行了一些調整而已。
如果季桐連原著都沒有看過,或者隻是匆匆一瞥,對原著的理解都不到位,那麽不可能拍好《認識》裏麵的角色。
書裏麵的大環境很重要,是人物性格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季桐和孟玲在會議室一聊,就是三個小時,聊完出來,孟玲給了他一個片段讓他演,演完之後就當場定下男一號的角色由季桐出演。
小芳看得一愣一愣。
按照正常情況,試鏡結束之後,導演他們都會商量討論一番。她陪著季桐參加過那麽多次試鏡,這還是第一次演完之後導演當場就敲定角色的。
季桐笑了笑沒有說話,其實在會議室聊完,孟玲就已經確定了男一號是季桐的。
讓他演一段隻是為了讓所有人信服。
《認知》這本書是在季桐對林霄凡愛而不得,暗戀最辛苦的那段時間看的,在這本書裏他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情緒都是共鳴的。
所以他看得認真。
他看書有個習慣,就是寫讀後感。看完立馬寫,有時候隻是看了其中一個章節,感觸很深,他也會記下來。
好書值得反複看,第二次看的時候,他除了看書也會去看讀後感,每一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和收獲。
就像人生,同樣的事情,經曆第二次的時候,和第一次必然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當孟玲問他對《認識》的看法時,他不僅從小說中主人公的身份談了他的想法,還從副線談了他的看法,書中的人物和整體環境,知無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