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零點,市局禁毒支隊支隊長辦公室——
靜謐的空間裏隻剩電子器械運轉的細微聲,電腦屏幕散發著微微的藍光,映照著男人刀削般的下頜輪廓。
黎縱調出了當年黑石河一案相關檔案資料,文字插圖一應俱全。
黑石河位於沿海,毗鄰深山,二十五年前的山區交通信息不像如今這麽發達,更沒有完善的警備資源,導致那裏曾經一度成為犯罪的天堂。
毒販幾乎侵蝕著那裏的每家每戶,漁民的船隻多數都淪為運毒的工具,後來警方收到情報,一大批氯化銨和鴉片液將從黑石河碼頭登陸譚山,市緝毒警火速出擊……這就是後來著名的“黑石河小學藏毒案”。
在那場緝毒行動中,毒販引爆了一批走私的小型核彈——美利堅M388核炮彈,將整個山坳和小鎮炸成了一片廢墟,當時在鎮上的人幾乎無一幸免地死在了那場核爆之下。
黎縱滑動鼠標,瀏覽著當時現場的照片,死於爆炸的人基本化作了齏粉,或是隻剩一些零散的殘肢斷骸,那些逃過爆炸的人也都在短時間內死於極度強勁的核輻射。
這案子堪稱是近半世紀以來最為慘烈的一起,二十五年過去了,譚山黑石河方圓200公裏至今仍然是一片無人區。
黎縱的瞳孔倒映著屏幕微弱的光,壓在鼠標上的手遲遲未動。
資料上顯示當年那場核爆有一名兒童幸存者,照片定格在一名警察將他從衛生院水倉裏抱出來的瞬間。
資料的最後說這名兒童被解救後接受了全方位的體檢,被送進了譚山市的一家孤兒院,記錄隻到這裏,再後來就無法考究了。
餘霆會不會是那個孩子?
黎縱打開抽屜,翻出了裝著餘霆人事調動檔案的文件,上麵清楚地寫著餘霆的今年三十一歲,骨齡與身份證年齡吻合。
倒推二十五年,那時的餘霆應該剛上小學,與照片上幸存小男孩的年紀也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