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子:“是啊,咱們便非得與蒙古交易不可麽?那可是咱日後最大的敵人啊!不可資敵啊•••••••••”
古劍冰苦笑:“西夏、遼、金、清這些國家,與咱大宋都有直接利害衝突。好馬便是運了來,沒有三年五年,哪培養得出一個優秀騎兵?他們拿了好弓箭可是能夠直接攻過來的!與蒙古交易,卻能給咱一些緩衝時間。
再說,當世最好的軍馬,就是蒙古草原上那些完全放養在草原上、吃野草長大的蒙古馬了。它們肌腱發達,背毛濃密,耐勞,不畏寒冷,生命力極強,能夠在艱苦惡劣的條件下生存。它們打小就在狼群在威脅下成長,經過調馴,在戰場上自然不驚不詐,勇猛無比。
其它國家的馬,都要差一些。就像咱國家精心養起來的那些所謂好馬,看起來個個膘肥體壯,長得比蒙古馬還要高大不少,其實一旦離了大麥和黑豆就得掉膘!一出行必須跟著糧草輜重!你要敢讓它啃外邊的野草?它不在戰場上拉稀就算佛祖保佑了!還能跑得動?
這樣的軍馬,在關鍵時刻,能發揮出多少機動力?所以兵法上才會說,五十裏而爭利,則蹶上將軍。
而蒙古人一人數馬,輪流騎乘,可以日行二三百裏。人餓了喝馬奶,馬餓了啃野草,所以不帶任何輜重,也能在數日間轉戰千裏。攻如迅雷經天,退如疾風掠地。一戰得利,便可千裏追殺,敵人一兵一卒難得逃出生天;戰況不利,立即遠遁千裏,敵人隻有跟在他們屁股後邊吃灰的份。
試問,不帶輜重追擊五十裏就會失利的騎兵,怎麽能和不帶輜重數日內轉戰千裏仍然保持旺盛戰鬥力的蒙古騎兵抗衡?
再說價格又這麽便宜,我不換蒙古馬,換什麽馬?
如果蒙古人真的五十年以後打來,那時我就算還活著,也已經是快七十的人了,還上得動戰場麽?他們提前二三十年打來,有什麽不好?趁我年輕時,還能拚一把!”廣成子點頭道:“不錯,確實如此!這件事就這麽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