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應對之前的各種情況已經有了經驗, 或許是周長寧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趕到了桐鄉鎮這次逃荒大隊伍的前頭,又或許是心理作用作祟,總之, 眾人都覺著, 接下來的路程變得順風順水了許多,即便是像周長平這樣小的孩子,似乎也已經習慣了現在這樣每天從早走到晚的生活, 適應過後, 也不再叫苦連天。
當然,這也和眾人趕路太累了、已經沒力氣再去唉聲歎氣了有關,畢竟,每天累得隻想倒頭就睡, 在認清了現狀的情況下, 哪裏還有心思抱怨呢?與其口頭上抱怨兩句,倒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怎樣早點抵達郡城這件事情上麵。
然而,距離東陽郡越近,眾人心裏的擔憂就越是濃厚,一是忘不了他們逃了兵役的事情, 二來, 是懷疑東陽郡是否就是那個最安穩的地方了,三來,也擔心自己這一行人能否在東陽郡就此生存下來, 那可是郡城啊, 他們這些人裏麵,去過最遠的地方也不過是黎縣罷了。
在這樣的氛圍之下, 隊伍中說說笑笑的聲音也越來越小, 但是, 其他人都還沒怎麽樣呢,周老爺子卻先病倒了,這下可好,眾人也再沒心情去擔憂那些個沒影兒的事情了,一個個的都圍到了周老爺子跟前。
畢竟,一直以來,周老爺子就是他們這支隊伍的“定海神針”,無論發生什麽事情,周老爺子似乎都能夠遊刃有餘地處理,現在,這根“定海神針”都倒下了,他們哪兒還有心情關心其他的呀?恨不得能以身相替,好讓老爺子早些好起來。
這個時候,有董大夫在就讓人安心許多了,董大夫上前去把了把脈,看了看老爺子的眼睛和舌苔,又問了老爺子近日的飲食作息,心中已然有了底兒。
“董伯父,我爹他怎麽樣了?”周老爺子生病之後,在周家這個範圍內,周大新這個長子自然理所應當地接過了話語權,語氣中難掩焦急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