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那段話以後, 周二柱三人便移開了,抱著或許是出於好奇、或許是真的有購買需求的心態,總之, 一個人走了進去, 其他人麵麵相覷,相繼也走進了店裏,周二柱等人自然也不能閑著, 在櫃台等著收賬的收賬, 還有去幫客人們介紹東西及價格的,也算是各盡其職了。
今天是雜貨鋪開業的第一天,也是最吸引眼球的一天,因此, 當即這間小小的鋪子便擠滿了人, 周家雜貨鋪的東西雖然與其他雜貨鋪的價格一般無二,但是多了方才周二柱所說的那個優惠活動,即便是不識字的人心裏也能算得過來這一筆賬。
左右,一般擺在雜貨鋪裏的東西家裏總歸能夠用得到,所以, 即便是東拚西湊, 人們也會盡量湊滿一百文的東西,多花一點兒錢就能白得一個木梳,但是花錢買的東西都還是自家的, 這不是占了便宜是什麽?
這個時候, 原先給貨物上標注好價格的木牌就派上用場了,人一多, 周二柱三人也壓根兒忙不過來, 不可能一一跟在每個人身後與他們解說每一樣貨物的價格, 而東陽郡的人,即使不識字,但是在城裏生活久了,買東西總要知道人家找給你的錢數目到底能不能對上吧,一來二去的,最基本的數數還是會的,木牌上的價格一目了然,也就方便人們計算要買哪幾樣東西才能恰巧湊夠一百文。
同時,這也大大地將周二柱三人解放了出來,當然,盡管如此,由於進了鋪子的人實在太多,難保不會有人起了歪心思,趁著他們不注意的時候摸個什麽小件東西揣在懷裏,這又不像是現代還有專門的檢測儀器,所以,周老爺子等人也沒有立刻抬腳就走,周長寧、周三全夫妻倆、林氏都進了鋪子一道幫忙照看著。
口耳相傳的力量是巨大的,一個人回家後告訴周圍的鄰居,這裏新開了一家周家雜貨鋪,有送木梳的活動,不一會兒,他附近的幾戶人家也就都該知道了,所以,一直到中午飯點兒都過了的時候,周家人這才算是稍微閑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