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 無論是周長寧,還是周家眾人,都沒有生出任何要將這個消息傳得沸沸揚揚、好“拯救”全城普通百姓性命的打算, 一來, 在聯軍還未打到城門口之前,散布這個消息,鬧得民心不穩, 他們周家作為首先傳出這個消息的人, 自然是沒有什麽好下場的,說不定還會成為戰前“祭旗”的一員。
二來,當所有人一股腦兒地都要逃離東陽郡的時候,且不論這般大的舉動對於東陽郡的經濟來說會造成多麽大的震**, 單說離開東陽郡的最方便快捷的路程——水路, 其船票的價格想必都會飆升,到了那個時候,又豈會有周家這樣的普通百姓的活路?恐怕所有的船隻都要被大戶人家包攬了吧。
人總是有私心的,正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道理不外乎如此, 就算是和他們一個村子裏出來的,到目前為止周老爺子也並沒有要通知這些人的打算。
當然,這也並不代表著周老爺子就要放棄這些族人了, 隻不過, 他打算將消息告知給他們的時間再往後推遲些罷了,等到距離自家離開還有一兩天功夫的時候, 周老爺子大概才會將這個消息暗暗地傳給族人。
屆時, 真正有決斷力的人定會在最短時間內收拾好家中物什, 想盡一切辦法和周家人一道離開;而心中仍舊猶猶豫豫的人,恐怕就算將這個消息提前一兩個月告知給他們也是無用的,他們隻會心存僥幸,想著“或許周家的消息來源渠道並不準確呢”“或許聯軍並不會打到東陽郡來呢”“或許燕王的力量就足以應付這些聯軍呢”。
總而言之,對於這樣的人,周老爺子並不打算多浪費時間,也沒有那份多餘的耐心了,若是還在周家村的時候,他作為裏正,自然而然地,麵對這些人的時候就多了一份責任,可是這一路上的逃荒,他雖然在隊伍中說話仍舊占有一定分量,但到底不同往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