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 周長寧托王七來解決船票的事情,算是找對人了,對方本來就是在碼頭上常年做活的人, 和來往東陽郡的商船打交道的次數多了, 總會積攢下來幾分人脈,這個時候,可不就派上用場了?
隔了不過短短三日, 周長寧再找來的時候, 王七已經將事情辦妥當了:“賢侄,這是你要的十一張船票,加上其中上下打點的人情花費,總共花了不過九十兩銀子, 這是剩下的銀錢, 另外,你說的那件事情我也和方家船上的管事說好了,你們若是還有人要登船的話,屆時可先上船後補票。”
周長寧也是在碼頭上做過兩天苦工的人,對於客船的價格還是知曉一二的, 九十兩銀子, 其中還包括王七在中間截留的一小部分,每張船票的價格的確要比客船貴上一些的。
可是換個角度來想一想,客船可並沒有那麽多守衛的家丁, 萬一運氣不好遇上了水匪, 到時候在空****的江麵上,即便家財萬貫隻怕也得落個淹死的下場, 因此, 要是考慮到商船上的守備力量, 這個價格就可以稱之為“物超所值”了。
周長寧心下很是滿意,對於王七也更多了幾分感激:“此事還得多謝王叔幫我們籌謀,更多感激的話小侄也就不多說了,隻此一句,日後王叔若是帶著家裏人來衡池郡遊玩,或是小侄有機會重返東陽郡的話,屆時定然來找王叔敘舊。”
說實在的,王七幫周長寧買船票,在其中還真沒撈到多少錢,但搭進去的人情可不少,他如此費心費力,圖的是什麽?難不成他是個老好人?那當然不會了,隻不過是見著周家還有周大新、周二柱、周三全這麽多成年男丁,出麵做事卻是盡有周長寧一個小娃娃說了算,多少覺得這少年有些不凡,因此結個善緣罷了。
對於他來說,此舉也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損失,但是這個善緣就此種下,日後若是能得到幾分善果,那便算是回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