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眾人以及楊家父子倆並不是什麽坐吃山空的人, 以周家現下五百多兩銀子的家底兒,放在這衡池郡當中,連個水花兒都濺不出來。
故而, 周大新去了一家新開的酒樓當掌櫃, 周二柱夫婦倆以之前開雜貨鋪得來的銀子,在碼頭附近租了個小鋪麵,賣起了“快餐”, 這主意還是周長寧給他們出的呢, 隻需要很少的幾個人,提前用大鍋把菜炒好,到了飯點兒便隻需要按照客人點的套餐一人負責打飯,一人負責收錢即可。
至於周三全夫婦倆, 則是打消了繼續賣豆腐的想法, 在和周長寧商議過後,拿著自家從東陽郡帶過來的腐乳,去找了城中的大酒樓推銷去了,在碰了幾次壁之後,由周大新牽線搭橋, 談成了這門生意, 此後,周三全夫婦隻需要一心做腐乳,按時給酒樓供貨即可, 這樣做即使所得到的利潤不及零售, 但是出的貨物量會更大一些,所謂薄利多銷, 正是這個道理。
楊永康心知自家還欠著周家買船票的銀子呢, 眼下死皮賴臉地繼續住在周家的宅子裏已經足夠過意不去了, 這也並非長久之計,還是得早些賺到銀錢搬出去才是,在城中尋摸了幾日,因他常年以打獵為生,一身的腱子肉,很是有幾分力氣,終是被一家武館看中了。
時下雖然朝中提倡“重文輕武”,可在亂世之中,讀書人的那一套“以理服人”可不怎麽吃得開,特別是近日幾位王爺開戰的消息傳了過來,一時間,常年生意冷清的武館竟也有了起死回生的跡象,這不,著實缺人的前提下,才錄用了楊永康,也無須他教導什麽兵法謀略,教一些基本的拳腳功夫就是了。
至於月錢,自然也很是可觀,畢竟,眼下還有條件來習武的,無一不是家境優越之輩,武館開的費用對那些人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這樣一來,像楊永康這樣的□□月錢也就隨之上漲了不少,此外,若是鏢局有護送貨物的任務,需要向他們武館借調人手,陪同著走一趟的人還會多得一筆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