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讓太子失利對誰最有利的這件事情,顧銘景和唐晉逸想到的是同一個人,那就是二皇子。
就目前來說,這麽多皇子當中,也隻有二皇子對太子的威脅是最大的,同時他也是皇位的最有利競爭者之一。
如果太子不是太子,他的生母不是皇後,可能太子還真的爭不過二皇子。
因為太子會將目標放在去整治一個對他毫無威脅的皇子身上,也不願意去好好想想怎麽給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如果讓自己在這一場皇位鬥爭當中獲得勝利。
而太子還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瑕疵必報,這樣的人本就不適合做皇帝,因為他心懷不了天下,自然就不會有民心。
不止如此,太子從冊封之後到現在從來沒為百姓們做一件實事,甚至連一件像樣的事情都沒有辦過。
可二皇子就不一樣了,他自從封了王爺之後可一直充當著皇上的左膀右臂,不適合讓大臣去辦的事情都全部交給了二皇子去辦,而且二皇子可是很用心,將事情辦的漂漂亮亮的,時常讓皇上誇讚。
最主要的是二皇子會偽裝,可以說二皇子是個偽君子一點都不為過,他所做的任何事情明麵上都是憂國憂民的大好事,可實際上每一件事情都跟他自己脫不了幹係,這裏麵能得的好處是全部都歸他了。
從前顧銘景就見過二皇子不少的手段,那個時候他就斷定二皇子不是簡單的人,野心夠大,而且心也夠大。
如果沒有唐晉逸,顧銘景覺得其實讓二皇子當了皇帝也不是不可以,畢竟二皇子能夠成為一個為百姓做事的皇帝,雖然並不一定會是個好皇帝。
而如今有了唐晉逸,顧銘景從不認為他會認可除了唐晉逸之外的人能夠坐好那個位置。
想到這點,顧銘景輕輕的勾了勾嘴角,覺得自己著魔了,這才哪兒跟哪兒,卻已經想到那麽遠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