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同學,知道ITC嗎?”
先前李鐸花了點時間研究三個創新班以往的競賽成績,沒什麽特別出眾的,隻能說還算不錯。
但是不知道為什麽ITC專業的數據分析係統特別篩出了這個學校,如果係統沒抽的話那就隻能說明驚喜不在創新班了。
但ITC跟一般的知識型考試有很大區別,如果之前完全沒有競賽經驗,即使是塊璞玉也不一定能在短時間內被雕琢完美。
李鐸剛來這的時候其實很看好這個聽說次次年級第一的小同學,但在他的班主任包括校領導的描述中,這小同學似乎隻是一個靠題海戰術立於不敗之地的勤奮型學霸,沒有任何競賽成績記錄在檔。
消滅完全部食物,裴煜鬆了一口氣。
下次他再也不要來食堂了,除非它推出全肉套餐。
冷不丁從旁邊的醉鬼大叔口中聽到“ITC”,他還以為自己回到了上輩子。
在某個時期,印著這三個大寫字母的邀請函幾乎擠滿了他的信箱,電子郵箱也是一直被ITC官方轟炸,大意是希望他能擔任評委主持一部分賽事。
但裴煜那段時間一直很忙,每天都泡麵加火腿趕進度,別說國際賽事了,他連回母校演個講都覺得浪費時間。
“ITC,不會就是那個會把參賽選手的自我介紹放到LED屏上滾動的比賽吧?”
這個回答還算符合十八歲裴煜對ITC的印象,第一次聽到有比賽這樣操作,他當時也被雷到了。
對小同學的回答還抱著一些不切實期待的李鐸被噎了一下。
他說的也沒錯。確實,ITC每年的賽季都能吸引一大批媒體湧入,讚助商希望能通過這些嘩眾取寵的方式獲取更多關注,有些參賽選手也會被挖掘包裝成為極具商業價值的明星。
再組織一次考試,要是真沒什麽可以挖的好苗子,李鐸就準備打道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