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使臣帶著公主還有可觀的歲貢進了京, 才安頓下來,京中便忽然傳出一則流言。
流言的主人公,正是驍勇的大將軍蕭寒聲。
說是其身份另有玄機, 很可能是十多年前罪臣薑鄴的兒子。
薑鄴這個名字, 對很多塔木人來說, 是長久縈繞在心頭的陰影,宛如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可就是這樣一個駐守邊關幾十年, 叫敵人恨之入骨同時心生敬意的人, 最後卻因為皇帝莫須有的懷疑,死在了自己人的鍘刀之下。
叫人慶幸的同時,也叫人歎惋。
賀蘭庭也沒想到,最後打探出來的會是這樣一個結果。
消息若是真的, 滅門之仇,蕭寒聲絕不可能毫無芥蒂。但旨意是永明帝親自下的, 若想翻案, 唯有賀蘭奚繼位。
隻有賀蘭奚,才有可能冒著不孝的罵名,指出永明帝的過錯。
憑賀蘭庭對皇後的了解,她絕不會坐以待斃。
倘若是有人刻意為之……
賀蘭庭無端生出一身冷汗。
因為他發現,不論真假, 他們都隻有孤注一擲這一條路可走。
按兵不動無異於將一切拱手相讓, 可一旦做了什麽,稍有不慎就會被安上一個謀權篡位的罪名。
好一手陽謀。
正如賀蘭庭所猜測的那樣, 賀蘭奚不打算再等了。
永明帝病重,寧王勢頹, 而謝沂有權, 小舅舅有兵, 時機再好不過。
何況,再不出手,難道真要讓他等賜婚聖旨下來去娶塔木送來的公主不成?
臘月十九,永明帝強撐病體宴請塔木使臣,席間相談甚歡。
使臣隊伍中原本有人對歲貢一事意見頗深,大魏提出的條件並非不能完成,隻是每年進貢如此數量的牛羊馬匹,對塔木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
但在永明帝提出互市這樣的交換條件後,不由重新審視起歲貢的事來。
旁人或許不知,但賀蘭奚卻清楚得很,互市的提議其實是謝沂主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