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啟程的日子由司天監算了個宜出行的良辰吉日, 司天監的官員倒也沒白領這俸祿,那日的確是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還難得出了些日頭。
寇辛作為隨行人員, 同長公主一齊坐同一輛馬車, 他掀簾望了望外邊的日頭,卻同馬車邊騎著高頭大馬,一身玄色勁裝的燕京涵對視上。
寇辛立刻縮回腦袋, 將簾放下。
他一見著燕京涵,就忍不住想到那日山莊的事。
長公主見寇辛的臉發起燙, 還伸手探了探,“雖說暖了些,但也少探頭出去吹冷風,免得又病了。”
寇辛諾諾應是, 哪敢說出實話, 心裏又忍不住好奇, 怎麽淮親王也能隨行一同去行宮。
此次因著皇帝親奉太後去往湯泉行宮, 要往民間傳揚官家效仿先帝的大孝名聲,隨行儀仗雖一切從簡, 但也嚴格按照著天子大駕的規格來辦置。
最前方旌旗招展的數十開道車架乃公卿引路, 大將軍隨車護衛, 兩邊皆有軍隊隨行, 人數達至上千, 中間稍後則是太後跟皇帝所乘的輦車,也遵照了饗射郊征還飲至乘金輅的規矩來安排。
即天子出行為宴飲、射獵、遊行、出征回程、論功行賞時所乘的輦車皆為金輅。
再其後則是宗室王公的車駕,除去長公主同寇辛外, 也隨行了幾位親王, 緊接著便是隨行的大臣, 如太醫院的院判就在其中,
馬車華蓋翩翩,樂隊鼓樂喧天,斷後的步兵氣勢恢宏。
一切都沒什麽問題。
怪就怪在淮親王此次隨行的名頭並非是宗室,而是軍隊。
燕京涵掌管了儀仗最後的後衛部隊。
鑒於隨車護衛的大將軍是朝九歌,很難說這裏頭沒有朝家的手筆。
寇辛琢磨了一會兒,隻琢磨出朝家跟淮親王府聯了手,他暗暗記下,又瞅了眼閉目養神的長公主。
寇辛偷偷從點心盤子上抓了片黃金糕伸出車窗外,深呼吸一口氣,探簾出去,怕吵著長公主,用氣音問,“你餓不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