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場館的呼喊聲熱烈到讓人幾乎再聽不見其他任何聲響。
RTG扳回一城, 下半場的第二局比賽準備階段,兩個解說喜上眉梢。
“RTG雖然上半場的第三局名次很差, 但積分沒有落後特別多, 這一局拿了第一就追了將近大半的分回來。”中場時間,解說A道,“4KR第一的位置坐得也不是很穩, RTG還是非常有希望追上來的。”
謝久在直播間裏哼笑:“何止坐得不穩,都快火燒屁股了。4KR前三局打法太穩健了,人頭根本沒拿多少,全靠名次苟分, 再白給一局,SFD都能追上來。”
而激動的人不隻是他們, 選手席上, 寒路讓的心跳同樣劇烈。
這已經不是他首次在比賽中和林漾打配合,但林漾依舊能讓他震撼。
除了無可挑剔的操作之外,還有對整個遊戲的理解和意識。
每一處選擇都展現出獨屬於林漾的強悍與智慧。
雙閃回還有這樣巧妙的用法, 是他從來沒有想象過的事。
屏幕回到選取技能的界麵。
在賽場上不能看隊友的屏幕, 寒路讓正垂眼看著林漾的遊戲角色, 耳機裏傳來老張的聲音:“最多用一次,下把不能再這麽玩了,對麵知道你們兩個閃回的話風險太大。”
“這東西CD還是太長了,容易被預判落點, 萬一讓人蹲一回就炸了。”
“嗯, 單閃回,再帶個鉤鎖, 陳斂舟換成護盾。”林漾道。
“行。”老張首肯, “你們誰帶什麽技能, 自己溝通一下。”
老張的話音剛落,隊伍語音傳來兩聲——
“我來帶閃回。”
林漾一愣。
閃回可以像上局那樣打出很強的進攻性,但要真論進攻的手感,肯定沒有CD短的位移技能鉤鎖更好用。
林漾開口自然是因為他比賽經驗更老道,拿不拿人頭或是打得秀不秀都是其次,這些他不在乎。
但寒路讓沒等林漾和老張再商量,已經先一步把技能鎖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