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朕真也想做明君

第二十二章

蕭嶺無言片刻,仰頭痛痛快快地將要喝了,而後往謝之容麵前一送,展示了下空空的碗底,才放下碗,喝了一大口茶。

唇舌之間都是苦味,難受的要命,苦的他舌頭發麻,險些連話都說不清楚。

謝之容朝蕭嶺點點頭,“先帝時,西南有百民,情況複雜,戰事頻發,為總攬西南事,將西南諸郡化整為零,設西南郡守,賜爵位,封號定西,奏折可直達禦書房,後又憂定西侯權勢滔天,裂土封疆,便又如以往,再設郡守,西南水患無法控製,民怨沸騰,其中除了當地官員賑災不力外,便有而今這位定西候在推波助瀾。”

西南越亂,他這個定西候的位置,就愈發穩固。

內裏如何,謝之容不明說,蕭嶺亦想得通。

“季宵為官持重清廉,多有賢名在外,然而其太過重情,反而會因私情貽誤公事,定西候對季宵有恩,他若開口,想必季宵無法拒絕。”

定西候的事情史書寫的清清楚楚,以謝之容之博聞,知道這些事不奇怪。

季宵重情之名,朝中也有流傳,謝之容聽說過,亦不是罕事。

然而,蕭嶺抬頭,正好與謝之容對視,問了最重要的一點,“之容為何會知道定西候對季宵有恩?”

這種事,無論是定西候還是季宵都不會大肆宣揚。

謝之容二指敲了敲被他放在案上的書,“臣看到的。臣翻閱禦書房以往留存奏折中發現季宵曾遭人陷害,被調到西南,其在任時,朝中多有詆毀之言,任三月,西南百姓卻對其讚不絕口,其在任中,多有政績。西南情況複雜,新官到任大多無有政績,隻待時間一到,平調出去而已,如季宵這般,情況實在太少。季宵並非雷厲風行的人,能快速在西南立足,並有所作為,臣能想到的可能不多。”

唯有定西侯相助。

蕭嶺聽他說完,眼中已露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