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朕真也想做明君

第九十五章

謝之容笑著垂首道:“是臣的過失。”

蕭嶺長歎一聲, 有氣無力道:“我們得先心裏有數,如今國庫吃緊,並不是哪處都能全然顧及到, 既要以要緊處為先, 又不能讓各地駐軍守將覺得厚此薄彼, 君臣離心, 然後在叫戶部和兵部辦。”

既要以要緊處為先,又不能讓人覺得厚此薄彼?

恐怕這時候兵部尚書和戶部的代尚書都會覺得莫名其妙, 難以下手。

果然如謝之容所料,張景芝開了個好頭,之後的密折和年禮源源不斷地送到來了。

為了貫徹年底和皇帝哭窮要錢的原則,各地守將不約而同地將年禮送得極其簡薄, 多是當地的特產土儀, 但像張景芝那樣送一筐棗一筐核桃的還是少數,譬如靖州守將就雖然隻送了皇帝當地特產的柿子餅, 但是, 人家送來了二十箱, 雖然這二十箱也用不了十幾兩銀子,但和張景芝那兩筐幹果還是高下立判。

至少贏在了數量上。

蕭嶺簡直一個頭兩個大,核桃和棗太少沒法送, 但柿子餅多,親近王公和大臣們大多收到了皇帝送的柿子餅, 感恩戴德之餘也滿腦子霧水,想不出皇帝的意思, 於是遍翻典籍, 試圖找個說得通的和柿子有關的典故來解釋皇帝突如其來的行為。

蕭嶺為帝雖不寬和, 但他待臣子非常不錯, 從他漲把臣屬的月俸漲了數倍,又增加了額外雜費開支供給這點就看得出來,且每次賞賜有功官員,都是既升官又予以非常實際的物質獎勵,但,送吃的是頭一次。

還是柿子餅。

待送東西的太監走了,陳爻可謂涕泗橫流,端著碟子就要往官署外走,被正好走進來的蕭琨玉看見,皺眉問道:“去哪?”

陳爻抱著盤子,哽咽道:“我拿回去給我爹看,讓他看看兒子出息了,得陛下親賞的……果品。”這到底算菜還是算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