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大友打來電話,說錢沒送出去,有人先他一步把錢給了。
“你們校長這次也算踢到鐵板……”他向我轉述自己聽來的八卦,“那幾個小混混的爹媽,在本地說得好聽點是混得開,不好聽就是大混子。你們校長怕他們鬧出事,就打算交一個帶頭的出去,好平息他們的怒火。誰想到人家舅舅不是普通人,直接把市領導都搬出來了,嚇得老頭屁都不敢放。”
厝岩崧實行區域自治,政府並不插手他們的內部管理,也不幹涉他們的文化信仰。在賀南鳶的舅舅成為言官前,層祿是個比現在更閉塞落後的村寨。經濟落後,教育也落後。
政府雖然一直有在那裏開展扶貧項目,層祿人的配合度卻很低。孩子隻學層祿文化,長大也隻會成為像他們父輩那樣保守的層祿人,長此以往下去,大家都知道不是個事兒。
“這時候,某領導就想了個招,趁著給村寨通上電這麽個普天同慶的好日子,向老言官提出,能不能送小言官進城讀書。”
我裹緊外套,沿著牆根坐下,聞言吸了吸鼻子道:“小言官就是賀南鳶的舅舅?”
“對,都二十年前了。”米大友道。
二十年前我還沒出生,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會兒我家別說電,就是電視機都不知道換幾個了。這樣聽來,層祿確實是很落後的。
“雖然有很多反對的聲音,但老言官再三斟酌後,還是同意了領導的提議。就這樣,小言官成了第一個學習夏人文化的言官……”
見過外麵世界,受過高等教育的熏陶後,舅舅繼任言官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厝岩崧通上網,發展經濟,而這正是政府樂見其成的。這些年,隻要他開口,政府都會給予最大的幫助,包括這次賀南鳶他們一行五十人來一中插班學習。
我恍然大悟:“怪不得他普通話這麽好,原來上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