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在晨光熹微中鑽進了海島深處。
葡萄藤這東西耐寒, 極其容易存活,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能見到, 這座海島也不例外。岑淵沒多久就發現了攀在一片小山岩上的一撮長勢茂盛的葡萄藤。岑淵薅了幾把下來, 一一掂量長短、粗細和韌性,挑出三四根,留幾根作為備用。然後摘掉所有葉子, 用石刀極其細致地削平藤上每一處微微凸起的關節,把整根藤磨平捋順。
最後一步, 把葡萄藤做成的弓弦固定到弓上。用的是最原始的方法——打結。
弓沒有上漆,弓弦是幾乎沒有經過加工處理的原生態藤本植物, 還隻能靠打結固定,岑淵掐指一算,這把弓的壽命不會長,但扛過在島上的這幾天問題不大。
岑淵上好弓弦, 起身擺好標準的張弓姿勢,拉了拉弓弦, 感覺還行。雖然葡萄藤作為弓弦不甚理想, 但好在弓的力道並不取決於弓弦, 而取決於弓身,也就是木材的彈性。
這是一根上好的拓木枝。
想到這把弓最多隻有幾天的用武之地,岑淵竟莫名有種英雄相惜之感。
岑淵搗騰弓弦的這期間, 狗腿子傷員尹修沒閑著, 來來回回地往他身邊搬東西。待岑淵從自己的世界中回過神來, 低頭看去, 才發現尹修給他找來了一堆又長又細的幹木枝。
這是做木箭用的。
所有遠程武器都有個致命傷——它們是快消品。古有窮逼諸葛亮為省經費草船借箭, 今有“這把左輪.手.槍隻有六發子.彈得省著點用”。
而對於遠古時代的獵人也好, 士兵也好, 每一發miss都是在燒錢。
尹修站在自己的戰利品前,雲淡風輕中藏著快飄上天的自豪,對岑淵微微一笑,“不用謝。”
岑淵:“……”
岑淵開始削箭。
要把木箭削成型不難,就兩點,箭頭要呈鋒利的尖錐形,以及箭身要盡量成直線,否則飛行軌跡會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