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在夏村定居,拜訪李煜之後,兩人惺惺相惜,結為知己。
結果不到三日,一隊士卒闖入杜牧的屋舍。
“諸位壯士,我犯了何事?”
杜牧被披堅持銳的甲士嚇了一跳。
“主公大人要見先生,請先生隨我們走一趟。”
“好吧。”
杜牧見這些甲士來勢洶洶,實在無法拒絕。
夏村的行政木屋,張華已經久候多時。
杜牧還以為自己犯了什麽事,忐忑不安。
夏村由韓非執掌刑罰,用刑嚴厲,杜牧被一群甲士帶來,也有些懼怕。
“先生不必擔心。我的領地有人口4萬,正值用人之際,所以想請先生出山輔佐。”
張華令人召來杜牧,進行招攬。
張華已然是四萬人口的領主,有了一定的地位,即使麵對杜牧這樣的名人,也不必低聲下氣。
因此張華將杜牧請了過來。
“如能有用武之地,自然不會推辭。”
杜牧意外自己這麽快就被張華盯上。
實際上,在對匈奴村百姓重新登記造冊時,張華已經注意到杜牧這個名字。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這些都是杜牧的詩篇,對張華而言,簡直刻入了DNA。
杜牧很多作品都和曆史、兵事有關,因為杜牧生活在戰火不斷的晚唐時期,距離五代十國不遠。
另外,杜牧是晉國鎮南大將軍名將杜預、唐朝宰相杜佑之後,出身名門,擔任過刺史,在唐朝一眾詩人之中,可以說是出身顯赫,在政壇也小有成就。
這也是張華將杜牧請來的原因。
杜牧擁有治理一地的才能,而張華正好缺少人才治理越來越龐大的領地。
“好,今日與牧之你對酒當歌,三日後你走馬上任,治理匈奴之地。莫要嫌棄人少,好歹也有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