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蒼青之劍

第一卷尾聲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與蒼青之劍的崛起

作者:安娜·帕弗洛吉尼特·阿基裏斯

著於第六紀261年

……

第三紀273年,當愷撒大帝越過盧比孔河時,曆史記載他感慨了一句:

“命運的骰子已經擲下了。”

事實上,再沒有任何人比愷撒更清楚這句話的意義。

在他最早出任祭司之前,愷撒就是所羅門城裏最資深的賭徒。不僅是在賭場上,也是在所羅門的政壇上。

所羅門城北麵的盧比孔河,是他的最後一道心理防線。按古所羅門共和國的規定,任何將領未經元老院允許,一旦帶兵渡過盧比孔河,即被視為對所羅門城的徹底叛變。

渡過這條河,就意味著他要麽掃平所有敢於反抗的元老,成為所羅門共和國裏,至高無上的狄克推多獨裁官。要麽就淪為所羅門的叛徒,在萬人唾棄中卑劣地死去。

如果不選擇渡河,他回國的結局小概率是被暗殺,大概率則是與某些元老達成協議,通過大凱旋式剝去身上的軍事權力,成為一名“元老爸爸們豢養的乖犬”。

最後他選擇了渡河。

……

根據某種流傳甚廣的說法: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三到四次“擲下命運骰子”的機會。

每一次,都會永久改變這個人的一生。

因此,當很多曆史學家並不明白,我的母親為什麽會選擇拋棄尊貴身份,加入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傭兵團離開東方時,我希望至少親愛的讀者能夠明白,她其實隻是在擲自己的骰子而已。

在君士坦丁堡陷落以前,帝都政局已經對母親相當不利。

一部分貴族和官僚認為,她應該擔負起法蘭克人背叛的責任。有種記載說是她當初力排眾議,獨自和維尼斯人簽署了引渡法蘭克騎士的條約。

稍有帝國政治常識的人都能看出,一份條約若沒有兩位共治皇帝的同時點頭,怎麽可能被下麵的官僚毫無異議地遵照執行?維尼斯人也不是毫無外交常識的蠢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