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恭喜球員王峰獲得2015年亞錦賽冠軍,現在開始統計個人數據。”
“亞錦賽共出戰九場比賽,場均32.3分4.1籃板2.7助攻3.8搶斷。”
“因亞錦賽為洲際A級賽事,綜合考評,球員王峰的最終評價分數是……C+”
“現在根據最終評分發放賽季獎勵!”
這是決賽結束後,王峰意識中響起的係統提示聲。
決賽與菲律賓男籃的比賽,根本沒有絲毫懸念。
從比賽一開始,他們便單方麵的壓著菲律賓男籃暴打。
84:69,這是兩隊最終的比分。
成功奪冠的華國男籃順利獲得亞洲賽區唯一一張直通裏約奧運會的入場券。
比賽一結束,係統便馬上開始了結算。
王峰場均30+得分的表現雖然出色,但奈何亞錦賽的賽事難度在係統的評定中實在是太低了。
在NBA王峰缺席大半個賽季並且後邊也隻是一名首發的角色球員的情況下,都能獲得B+的評分,徹底統治亞錦賽卻才僅僅隻有C+評分。
這也沒有辦法,跟NBA,奧運會,世錦賽,乃至歐洲的職業聯賽相比,亞錦賽的含金量的確不高,在亞洲屬於霸主地位,16次奪冠的華國男籃,奧運會和世錦賽的最佳戰績也不過是八強而已,而且還要在最強的大姚時期。
如果王峰能在亞錦賽通過刷分刷數據獲得高評價高獎勵,那他大可以直接考慮先跑回CBA好好的刷幾年數據,等把全屬性都強化到90以上,再回NBA虐菜不就好了?
係統不存在這樣的漏洞,難度和級別越低的賽事,可以獲得的評價和獎勵也就相應越低。
王峰估計,他如果到CUBA,即便場均100+得分,評價估計也過不了C。
“根據球員王峰的C+評分,將獲得15點自由分配點數獎勵!”
“球員王峰贏得2015年亞錦賽冠軍,獲得一枚銅色隨機徽章,現在開始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