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辛易開始在工作之餘頻繁光顧公司對麵的那家24小時便利店。
對於張辛易這種每天除了睡覺以外大多時間都在公司的人而言,便利店是真的能夠提供很多便利。
有時候是買早餐,有時候是帶一包紙巾,有時候是晚間扛不住了,要一杯美式醒神。這些瑣碎的事情,他都習慣了在便利店解決。
隻不過以往他都習慣在樓下的幾家連鎖店裏隨意買,如今他則會多走幾步過個街,進到劉頌的店裏。
其實幾家便利店裏的東西類別和售價都差不多,但就是那晚上的那一碗簡單的蔥油拌麵,讓張辛易願意多走這幾步路。
一碗成本幾塊錢的麵,做得再好也不會有多驚豔。但人與人之間,人與事物之間的羈絆從來都不是靠錢來衡量的,有時候甚至也不是靠它本身的價值來衡量的。
隻是恰好那個時間,恰好那個情景之下,恰好發生了而已。
常去之後,張辛易也發現,那晚給他送麵的小哥隻在夜間上班,叫劉頌。而劉頌這個看起來明明才不過剛畢業沒幾年的小年輕,竟然是這家便利店的老板。
“後生可畏。”
張辛易聽劉頌介紹完自己後,沉默半晌,隻說了這麽四個字。
反倒劉頌忍不住趴在收銀台邊上笑:“張總,你說這話可不像三十五的大叔,倒像個五十三的大爺!哈哈!”
張辛易:“……”
其實劉頌並不是個自來熟的人。
實際上他在這裏開店快兩年了,眼熟的客人一茬接一茬,但真能交換姓名互相說上幾句購物之外閑話的人,少之又少。
因為在大多數人眼中,便利店裏的人和物能夠方便他們的生活,卻從來不屬於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買完東西會願意禮貌地對店員說一聲謝謝,卻不會多問一句店員眼睛下的青黑是怎麽來的。
這與他們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