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裏, 荀瀾和戲誌才坦誠相對,促膝長談了一番。戲誌才為荀瀾的行為所感,已經決心效忠於他, 在一番談心後直言:
“破解宮中困境,關鍵點在於詔書。”
戲誌才指出:“聽說曹操與何進大將軍交好,不但為其報仇, 還在袁紹屠宮時帶人救了何太後。他的祖父又曾經是一代宦官領袖, 想必由其秘密潛入宮廷,討太後一封詔書不難。”
荀瀾略一思忖,何太後應當對曹操比較好的觀感。畢竟既是兄長的人,又在兵荒馬亂時候出現在自己身邊, 還努力尋找下落不明的天子劉辯和劉協。
有了詔書, 皇甫嵩便可以無後顧之憂帶兵進京, 逆轉形勢。
而且沒有經曆過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之敗的曹操還沒黑化,沒有意識到依靠別人都是徒勞的, 袁紹、公孫瓚等人各懷鬼胎,沒有一個是真心簇擁漢室的。他現在還是忠君的護國黨, 視妄論廢立的董卓為逆賊,估計會熱血沸騰地為天子討還公道。
戲誌才話音一轉:“誌才願意為主公走一遭, 向太後闡明主公忠君之誌。”
兩虎相爭,若想天平向一側傾斜,何皇後隻要不蠢, 一定會拉攏兵強馬壯、糧草充足的潁川太守。畢竟, 隻要四五日,潁川的騎兵就可以抵達京城了。
荀瀾聽他一席話, 亦覺得頗為驚喜。這些時日的關心沒有白費, 戲誌才這是決定為他效忠了, 握著他的手笑道:“誌才好謀略,若是運作順利,不但可以解天子之困,使得百姓免於受難。我的豫州刺史之位,或許也沒有那麽遙遠了。”
權衡了一番後,他派了戲誌才和寒玦進京。
隱形的發帶是係統福袋掉落的珍貴之物,若是在係統中自行購買,他權限和積分都不夠。寒玦行事比許褚和甘寧等武將要可靠地多,武力值也要高一大截,所以這東西還是繼續讓寒玦用比較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