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主公有人才收集牛逼症

第1卷 第56章

冀州的常山郡也曾為黃巾賊所苦。因為沒有朝廷援軍, 當地的豪強以趙家為首,將家中的豬羊、糧食、武器全部拿出來招募鄉勇,拉攏起來了一支千人的隊伍以求自保。在和官兵們一起打跑黃巾賊後, 這支隊伍的何去何從也成了問題。

在經過和黃巾賊打仗的巨大消耗後, 當地存糧幾乎耗空,收獲的新糧明顯不夠所有人用。隻有帶著這支隊伍去投奔明主,才能保障所有的人更好地活下去。對於這些年輕人來說, 常山郡沒有好去處,隻有走出去才能有廣闊的天地。

這支隊伍的首領是個英俊的少年,總是騎著白馬,穿著一身銀色盔甲,正是常山郡真定縣趙家家主的兒子趙雲, 隊伍裏人多是和他一般大的十六七歲少年郎,都還沒到服兵役的年紀。在戰爭的逼迫下,不得不和父輩們一起拿起了武器,守衛自己的家鄉。

對於選誰去投奔, 趙雲和父親產生了分歧。

他們齊齊略過了在常山郡被黃巾賊餘孽圍城時,完全不施救的冀州牧韓馥。因為救援的事情, 常山郡已經和冀州牧撕破了臉皮。前些日子他們郡守請求支援糧食的信函也通通被韓馥駁回。

趙父主張投奔幽州的公孫瓚:“公孫瓚勇猛, 連烏桓人都害怕他。為父聽說他有一支名字叫做白馬義從的軍隊,裏麵皆是身騎白馬、驍勇善戰之士。你若是投奔他, 憑借你的本事,必定可以成為白馬義從的一員,以後跟著他不愁建功立業啊。”

趙雲卻有自己考量:“如今天下擾亂, 大局未定。父親, 我想投奔的是仁義賢德之人, 不想因為一個人強大就去投奔。”更不想自己手下的這一千兄弟淪為別人爭權奪利的利刃。

他聽說公孫瓚為了獲得幽州的權勢, 暗地裏做了不少肮髒事,甚至殺了一些親近幽州牧,想要和漢人聯姻的烏桓人。他不顧當地百姓的死活,刻意挑起漢人和烏桓的戰爭,就是為了不讓名義上的幽州牧劉虞立功,免得削弱了自己的權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