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島的春節延續著一些傳統習俗,除了準備豐盛的大餐、放煙花爆竹,也有掛紅燈籠、寫春聯等活動。分布在守林小屋、發電站,農場以及養殖場等地生活的人們匯聚在一起,大宅裏外到處都是喜氣洋洋。
大年三十,康伯將關子明、顧煜,還有其他兩個小輩都叫來偏廳,跟著他一起剪窗花。
也叫了寧秋硯。
那時寧秋硯正雙手插兜站在雪地裏,望一望三樓,又低頭踢一腳地麵的雪,像是在想事情。
聽到康伯叫他的聲音,他抬起頭來,卻又是一副輕鬆的樣子,還露出個燦爛的笑容。
跑進偏廳裏,大家都拿著紅紙開動了。
顧煜給寧秋硯留了個身邊的座位,另一邊坐著關子明。
康伯和藹謙遜,平時總不顯山露水,但他一拿起紙和剪刀,那雙巧手展示的精彩技藝就讓大家都崇拜地發出了讚歎聲。
隻見他三下五除二地剪完,再笑嗬嗬地抖落開,一隻登枝喜鵲便栩栩如生。
往年的剪紙活動顧煜沒參加,這次驚喜得哇哇大叫,迫不及待地抓著剪刀大叫著“康爺爺教教我”。關子明去年剛上島忙著生悶氣,也沒有參加,但看上去還算淡定,隻是和旁邊兩個年輕人傳遞康伯的作品觀看。
寧秋硯第一次留在島上過年,對一切都感到很新奇。
因為是單親家庭,和親戚的走動也不密切,在他從小到大的記憶裏,春節其實都是一個看起來隆重,但較為普通的節日。去年母親去世,春節對他來說則更為冷清。
當時他和關珩發過信息,祝關珩新年快樂,關珩說“他們在慶祝,爆竹太吵”,他還幻想過渡島的春節會是什麽樣的。原來比想象中更熱鬧,甚至,比海洋另一頭的人類世界還更有年味。
康伯先教大家剪福字。
寧秋硯第一張剪錯了,關子明遞過來一張剪好的:“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