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戲拍的好似過年。
人群簇擁歡呼著在街上迎接千裏婚駕, 牽引架輦的均是赤鬃驊騮,喜轎上珠翠叮當,在鼓樂絲竹聲中依然清冽可聞。
劇組特意找了十幾個五六歲的小孩, 穿著粗布棉袍跟在後麵亂跑, 笑鬧著要侍衛發糖吃。
氣氛一做足, 即便高空有機械臂懸著攝影機,即便四處放置著打光板和錄音杆, 這場婚禮也真切的好像讓所有人穿越到幾百年前,連鏡頭外的場記也在笑著吃喜糖。
宮內素有登高祈福的習俗,帝後碰麵攜手登層, 每一層都有喜娘喜童唱和祝詞,將金紅相間的香紙灑了他們滿身。
兩位吉祥老人代為引親後也被攙扶著等在永壽宮最高處,手執如意再次祝禱。
鏡頭過得有條不紊, 將假擬的禮製拍得像一切有所考據, 崇高感和喜慶感洋溢在整個片場。
最後一幕合巹酒,看似要在紅燭羅帳的隱秘裏曖昧相度,其實現場圍了有接近二三十人。
前後架設了四個機位, 牆都被拆了一麵,空間被切分為二, 現代裝束的人們圍著一對古代的新人, 場景說不出的奇異。
但哪怕實際隻有兩麵牆靠著婚床, 帝後依舊從容登對。
兩個年輕演員原本就氣質出眾, 此刻噙著笑注視彼此時,在鏡頭裏好看到能被人銘記成經典一幕。
一個清俊一個溫雅,皆是唇紅齒白青春年少。
場務跟著在鏡頭外伸長了脖子看, 忍不住感歎:“新娘子這麽漂亮, 看得我都羨慕了。”
隋虹噓了一聲, 叫他聲音小點。
場務拍拍蔣麓的肩,給他塞了顆巧克力喜糖。
“吃麽?”
蔣麓嫌棄地看了眼:“你自己留著。”
才不想吃這種東西。
這場戲比預計拍的時間要短,主要是天時地利人和湊齊,現場光線恰到好處不說,收音也相當順利。
等蘇沉拍完,蔣麓早已找不到影子,倒是新娘子還有點臉紅,喝合巹酒時NG了兩次,杯子都有點拿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