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十來頁的書,擱在一旁的手機屏幕亮了。盛敏拿起來點開微信,是張珊。
和預想中的反應差不多,盛敏垂下眼睛,手指頓了片刻,回了個好,波瀾不驚繼續翻著手裏的話劇劇本。
這本從前就看過,那時候還在戲劇學院念書。沒有參加《摘月》,也沒有現在這樣紅。
有時候工作多得不行,雖然都是小角色,也在各個劇組間來回奔波,某段時間又會莫名一個通告都接不到,麵臨著經濟上窘境的同時,唯一的好處,或許在於總算能夠回學校裏安穩上幾周課。周末的晚上,去露天的小廣場看高年級的學長學姐排練話劇。
後來去參加選秀,一炮而紅,為了保持曝光,公司安排了密集的通告,學校缺課太多,強製給他辦理了休學。看話劇的習慣倒是保留了下來,沒有時間去劇場,就看了很多的劇本。
這本算是尹潛頻很早期的作品,故事情節單薄得近乎沒有,比起話劇實則更接近於長篇的散文。
講述在某個南方偏僻小鎮上所發生的一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循環往複,周而複始。
春天草木會發芽,秋夜的薄霧遮住夏日的月亮,冬季一到天地皆是一色白,待到明年,消融的春水流過又會孕育出新的生機。
已經快要到傍晚時候,陽光是很溫柔的暖紅色,從窗戶透進來,照在綠蘿的葉子上蒼翠得像某種玉石,餘下的一點,灑在他的指尖。
盛敏看完一章,漸漸起了點困意。最近在拍的故事,有太多的情節設定在深夜或者黎明,整晚整晚的大夜戲,許久沒有睡過一個完整的覺,輾轉又回N市,到此刻實在有些累。
猶豫片刻,起身推開休息室的門。李玄不曉得從哪裏養成的習慣,但凡他疊被子總是很方正,柔軟的蠶絲麵料也能折得棱角分明。
盛敏微微彎腰,從枕頭上撿起了一根頭發,唇角不自覺一彎,想了想,拿出錢夾,和自己的證件照親密地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