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顧越就被派去江南了……
然後,蕭裕就開始了一件事情,那便是不停的往君衍身旁湊。
自蕭裕封了君衍攝政王之位後,眾大臣覺感覺皇上變了。
皇上時常在早朝後留下君衍談話,又或者邀君衍一同用膳。對了,皇上甚至還跑到人家府中小聚。
反正在大臣們的眼裏,皇上總是往人家攝政王麵前湊!
對於蕭裕的行為,君衍是極為不願意的。可是蕭裕總是能找到一些理由,還是他不可拒絕的借口,君衍也就隻能同意了。
蕭裕此舉實則是想接近君衍,可在別人眼裏就不是了。
其他大臣想的,完全是另一種想法。
他們認為皇上突然這麽親近攝政王,肯定是有其他的目的的。
你時不時的在早朝後留下人家攝政王,誰知道你想幹嘛?
誰知道你會不會借著談話的幌子,然後雞蛋裏挑骨頭。最後一下子給人按個這樣、那樣的罪名,然後把人送進大牢。
你時不時的就邀攝政王一同用膳,誰知道你會不會給人家下毒?
說不準、弄不好一下子把攝政王毒死了,那該怎麽辦?又或者你給自己下個毒,反過來說人家攝政王謀害你。
你沒事就跑到人家府裏,萬一有點別的想法怎麽辦?
自己整一出刺殺的大戲,然後汙蔑人家要刺殺你。最後給人家定個刺殺皇帝的罪名,然後把人家送進大牢。
眾大臣都是知道皇上的德行的,皇上向來是一個冷酷薄情殺人不眨眼的人,他們才不信皇上會無緣無故向人示好!他們認為皇上如此,定是目的不純。
蕭裕還沉浸在如何接近君衍的事情裏,全然不知這些大臣的離奇想法。就算他真的知曉了,他也並不放在眼裏。
自君衍回來後,蕭裕便時常出現在君衍麵前。不管君衍去哪兒,蕭裕都能準確的找到他,還是第一時間就找到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