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花是翡翠原石中含鉻的納鋁輝石小晶體,經過風化後,在玉石毛料皮殼上留下細小的呈短柱狀、針點狀、苔蘚狀的表現。鬆花的多少、大小、分布情況以及與皮殼相互間的關係,是判斷毛料內部有沒有翠和翠有多少的重要依據。
除了鬆花和癬,判別毛料好壞的方法還有查看裂和綹。
天然礦物不可避免地會受到自然界中的各種外力的作用,而產生大大小小的裂紋,在千百年來底殼的變化的運到中一些裂紋有可能被愈合。這就形成了翡翠毛料上的 “裂” 和 “綹”。通常大的稱之為裂,小的稱之為綹。綹多對玉石的危害很大,直接影響取料和美觀,危害價格,因而是不可忽視的表現。
俗話說“不怕大裂就怕小綹,寧賭色不賭綹”。若是綹一直延伸到內部,很可能內部的翡翠已經碎了。
當然,林瑜對翡翠毛料的了解是十分表麵的,他表麵上像是在看毛料的表現,其實是通過胎記感受毛料內部。
【冰糯種黃楊綠。】
林瑜挑眉。
翡翠有種和地。
其中,種水的種類有玻璃種,冰種、冰糯種、金絲種、花青種、豆種、芙蓉種等等。玻璃種是最好的,冰種其次、冰糯種再次之,而豆種是最差的。
另外,翡翠的綠也各有不同。如帝王綠、祖母綠、陽綠、蘋果綠、豆綠等等。而帝王綠是最正的綠,也是最高級的。
也就是說,這塊毛料的表現隻能說還不錯,但也沒有特別好。當然,若是開出來的量大,那就值錢了。
畢竟現在的市場,中高檔級別的翡翠才是主流。
說到翡翠,這裏可以科普一下。翡翠還有a貨、b貨和c貨之分。a貨指天然生成的翡翠,隻是利用物理方法加工雕琢、打磨、拋光,而未使用任何化學、輻照方法改善其內部結構;b貨則是經過酸洗漂白注膠處理;而c貨經過染色處理,為染色翡翠。不管酸浸漂白與否,充膠與否,凡人工加色的翡翠都被稱c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