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劾羅誌序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朝堂上不知為此吵過幾次。
這群官員彈劾他人時寫下的奏折個個文采飛揚,引經據典,數百年曆史可謂是信手拈來。
等到早朝時,葉征問詢:“誰人能接下這樁案子?”
他們卻也個個沉默,沒有一人敢應承這樁奇案。
葉征高坐在龍椅之上,帝王冕毓下,誰也看不清他的神情,隻能聽到他低沉冷厲的聲音:“你們幾次三番言說羅大人不配為順天府尹,一樁案子時至如今也未破去,現下朕可以讓你們取而代之,好好破除這樁冤魂索命的奇案。”
“怎麽?你們為何無人應聲?”他輕輕笑著說話,卻無端讓人想起先帝。
當年高太子登基為帝,也有許多大臣仗著自己的威望名聲,刻意不聽從高帝的旨意。
每每高帝傳下的想法,都會遭受幾位大臣的竭力勸阻。
朝堂上根本沒有高帝的聲音,隻剩下諸位大臣你來我往的試探、交鋒。高坐龍椅上的帝王甚至被他們拋之腦後,好似隻是龍椅上的裝飾。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高帝會忍氣吞聲的時候,高帝也是這般輕輕笑著說話。
那之後,幾位大臣被以不同的罪名貶謫流放、抄家,甚至還有人被滿門抄斬。
如今新帝也是這樣說話。
朝堂立時靜寂無聲,就連呼吸聲響也不由自主地放低、放輕。唯恐大聲了,就引來帝王的注意。
葉征的手搭在扶手上,他居高臨下,掃視台階下低垂著腦袋,裝作啞巴的諸位大臣。
他冷笑道:“無話可說麽?”
帝王威壓洶湧而至,無人膽敢應聲。
這個病無藥可救。
陶明逐不得不承認,他遍尋醫書,求教長輩,最終得到的亦隻是無能為力四個字。
因為謝紫殷病在心裏,病得太重。
除卻這位病患自己,沒有人能做到對症下藥,挽救他搖搖欲墜,幾乎要走到盡頭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