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收藏天下

第二十章 想下鄉(一更)

“你怎麽看?”黃老拿著東西,看了幾眼就對董凡說道。

“嗬嗬,我看過不了民國了。”董凡笑著說了自己的想法。

“眼力見漲了,不錯不錯。這東西可以算是民國的五彩精品,可惜了,上麵加了嘉靖的款,那就不值幾個錢了!你家的?”黃老聽了董凡的話放下東西,點了點頭。

“恩,我都忘了家裏有這麽個東西了。”董凡接過小華遞過來的茶,淺嚐了一口。

“行了,有時間多陪陪父母吧。我這邊這幾天就別來了。”黃老大發慈悲的讓董凡放假了,這到是個好消息。

董凡自然樂的點頭了,黃老也就這天圓地方葫蘆瓶給董凡講了下基本的東西。

天圓地方這個定義說起來很是廣泛的,它指的不是單一的一種瓶和壺或者其他什麽東西,它指的是一種造型。在古代大家都知道古人認為這個世界就是天圓地方的,這樣的造型也是頗有意境的。它可以是把茶壺,也可以是一個銅尊等等但主要是葫蘆瓶,其他造型的並不多見,當然了現代的不算。但總整體上來說,都是上麵圓,下麵方,或者圓口方身,這一類的都叫天圓地方。這種造型是從明代開始的,但並不多見,特別是清朝,康雍乾三朝現在看到的隻有乾隆朝有過,所以這類東西也是比較有意思的。

董凡家裏的這個瓶上麵是仙鶴,下麵是雲龍,一個代表長壽,一個代表尊貴身份。在古代,圖案是很講究的,用最簡單的話說: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這樣說雖然籠統了一點,但一般來說都是取吉祥如意啊,福壽安康等寓意。

黃老也說了這個葫蘆瓶是天圓地方五彩葫蘆瓶,五彩是什麽呢?其實五彩明是清時期景德鎮窯的新品種,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它並不是指特定的五種色彩,因為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技術。比如明代彩料中無藍彩,需用藍色表現之處,都用青花去替代,稱“青花五彩”,成為獨特的那個時代特征,主要是以嘉靖、萬曆五彩為代表。嘉靖、萬曆朝五彩施彩特點是:大量采用釉上礬紅和釉下青花二彩,釉下青花與釉上多種彩相結合,多用黑彩或赤褐色線勾描紋樣輪廓,畫麵濃重豔麗。而到了清代,五彩則又有不同了。清代五彩以康熙朝最負盛名,除常用的紅、綠、黃、褐、紫彩外,還新配製了釉上藍彩取代釉下青花,金彩和黑彩也廣泛應用,使之色彩更為瑰麗多姿、濃豔奪目。康熙時期的五彩除在白瓷地上彩繪外,還在各色顏色釉器及各種瓷地上施彩,使得五彩瓷器別開生麵,別具一格。雍正時期,粉彩盛行,五彩趨於衰落,所見多為小件器,畫意較精細,不似康熙五彩粗獷豪放。乾隆以後則基本上不見單獨的五彩瓷器,而多與粉彩、琺琅彩等並用。當然了,到了現代五彩花,就沒這麽多講究了,一般都是泛指顏色多餘五種的五彩瓷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