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鵬帶來的這件清代景泰藍花鳥筆筒,紫銅胎質,圓柱形,筒高10.7厘米,直徑6.1厘米;周圍為靛藍色,上有紅、綠、棕、白、灰等顏色的花鳥圖案,底和內壁為綠色琺琅,筒口和底足曾鍍過銀。不過可能是因年深日久了,鍍銀早已經磨損褪色;外壁的花為含苞待放的和盛開的牡丹花,花。芯、花苞為紅色,花為粉紅色,花葉為綠色,花枝為棕色,山石為白色、灰色;在牡丹花苞的上麵,有一隻天藍色的小鳥正在向盛開的牡丹花自由地飛翔。這樣,用花鳥構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光。
從該景泰藍筆筒的銅胎、製作工藝和老舊包漿等分析,應是清代晚期的作品。目前古玩市場上,景泰藍的價格也是比較看好的,特別是這幾年價格一路看漲的。
“關大哥這東西也是家裏的?”董凡一邊看一邊就說道。
“啊,哦,嗯,對對!就是家裏的。”關鵬可能是真餓了,正在吃東西,見到董凡這樣問自己,當下就連忙應承道。
董凡見到關鵬的樣子,當下就笑了笑,沒說什麽。這玩意是誰家的,他也不想管了,該說的都說了他不聽,那也就這樣唄。
對於景泰藍董凡自己也了解的還算可以,他本事很喜歡這樣的東西,很有質感,很華麗的感覺。在潘家園市場,這東西也不少數,現在由於景泰藍的價格很高,很多造假者便利用新的仿品來冒充明、清時的景泰藍。其實主要是“三看”:一是看銅胎。明、清時的景泰藍,胎為紫銅製作,且較厚重;而新仿品的多用銅、鋁等合金,相對較輕。二是看琺琅。明、清時的琺琅,為天然材料,有玻璃光質;而新仿品為降低成本,多用化學材料,缺少玻璃光釉;三是看圖案。明、清時景泰藍,製作精細,圖案美觀,表麵經磨光,比較平整;而新仿品的製作和圖案,都粗製濫造,表麵磨光差,不夠平整。因此,隻要進行仔細識別,就可以避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