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從執教皇馬開始

98 真當自己是龍傲天

從歐冠八強踢完卡佩羅的尤文圖斯後,高深每晚都在戰術圖書館裏研究安切洛蒂。

他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薩基。

從某種程度上,安切洛蒂就是薩基的繼承者。

當安切洛蒂還是球員的時候,薩基就對他委以重任,將他培養成ac米蘭的中場核心,而當時紅黑軍團使用的是四三三陣型,安切洛蒂扮演的就像是巴薩與荷蘭足球的拖後四號位的角色。

但在羅馬效力期間,安切洛蒂是標準的十號球員。

高深一看到這裏時,第一個反應就是,這不就是皮爾洛嗎?

都是十號球員,都是前腰後置,安切洛蒂不就是在把皮爾洛打造成另外一個自己?

所不同的是,皮爾洛的球風跟球員時期的安切洛蒂還是有不少區別的。

如果安切洛蒂讓皮爾洛前腰後置這種踢法是革命性創新的話,那近二十年前,薩基對安切洛蒂的使用又得是何等偉大?

但很快,裏傑卡爾德來了。

這名教科書級的荷蘭四號位來到了ac米蘭,組建起了足球史上最偉大的經典之一的荷蘭三劍客,同時也讓ac米蘭變陣四四二,裏傑卡爾德跟安切洛蒂坐鎮中場中路。

用安切洛蒂自己的評價,這套組合深刻影響了很多很多人,日後但凡是采用雙後腰配置的,基本都是按照這套模式去搭建。

例如瓦倫西亞的阿爾貝爾達跟巴拉哈、利物浦的馬斯切拉諾跟哈維·阿隆索等。

高深在皇馬的雙後腰,格拉維森和德拉雷德,其實也是這一模式,因為這兩名球員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防守中場,格拉維森是組織者,德拉雷德的攻守兼備的全能中場。

薩基時期的米蘭被無數人所推崇,被足球界所津津樂道,這絕不是沒有緣由的。

高深甚至在想,二零零九年,瓜迪奧拉的那支巴薩也同樣帶來了這種顛覆和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