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6日,周一。
辛辛那提市,羅傑貝肯高中。
室內籃球館中,一場俄亥俄州二級高中聯賽正在激烈地進行之中,對陣雙方是聖瑪麗高中與羅傑貝肯高中。
場館內,無論男女,都在興奮地叫喊著,唯有羅傑貝肯隊替補席最末端的趙憲卻是一臉的懵。
概因他根本搞不清自己為何會出現在此地。
上一秒,他明明還在昆侖決(華夏最頂級的自由搏擊賽事)的擂台上與對手爭奪70KG級金腰帶。
下一秒,也就隻是眨了個眼而已,居然就這麽莫名其妙地回到了二十年前,成了羅傑貝肯高中籃球隊的替補隊員。
姓名沒變,依舊叫趙憲,閩省人,一九九八年八月被父母送來漂亮國投靠在辛辛那提行商的二叔趙泉,同年九月,入讀羅傑貝肯高中,因身材條件不錯,得以入選校籃球隊。
隻是,三年半下來,始終都是個邊緣人——場均1.7分、1.4個籃板、0.7個助攻,實在是乏善可陳。
這,都搞的是什麽飛機啊。
自己明明隻差一點就能拿到金腰帶了好不?就這麽沒了不說,還居然成了這麽個鹹魚籃球隊員。
趙憲真的很鬱悶。
倒不是他不喜歡籃球,實際上,恰恰相反。
前世時,受他那超級籃球迷父親的影響,從上小學時起,他就沒少看央視五套的籃球節目,進NBA打球曾經就是他少年時期唯一的夢想。
那等在功成名就之同時,還能大把賺刀樂,外帶豪車美人隨時有的日子,難道不香嗎?
隻可惜身材條件不允許,最終隻能無奈地轉向了自由搏擊項目。
而今,機會似乎就在眼前。
可,就前任這等場均數據,不說是廢材,也差不離了吧?
真就很令人無語。
等等,這是……
正自懊喪間,趙憲突然發現自己的左眼的眼角處似乎有一小塊光斑,下意識地便斜了下眼,結果,那塊光斑還真就放大成了塊小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