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身上籠罩著一層淡白色的雨衣,他的身後突然浮現一座橋梁。
這座橋梁越來越逼真,越來越凝實在,最後形成了跟真正橋梁一樣的東西。
董培與一眾家丁都看呆了,他們相信,如果再不出手,李白就真要溜走了。
這李白到底是何方高人,竟恐怖如斯,絕對不能讓他再活著,不然哪天,李白真要報複他,那就有點後患無窮了。
董培雖然不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但不代表他有一個聰明的頭腦。
他當即沉聲怒道:“把李白給我殺了,絕對不能給他活著。”
“是少爺。”
大庭廣眾之下,董培說要殺了李白,竟無人敢站出來阻止,由此可見,董培在這個順風縣,到底得有多囂張了。
李白回過頭來,手裏突然出現一條拐杖,這條拐杖被他抓在手裏有些怪怪的。
但他想來或許也就隻有這拐杖才能讓他渡橋了吧?
畢竟僧誌南這首《絕句》中的一句詩詞是這樣說的“杖藜扶我過橋東”。
李白來不及多想,王朝又不在身邊,他隻能走上橋去。
在他剛上橋,果然……
他手裏的拐杖就要杵在橋上,不然就感覺身軀搖擺不定。
一股微風徐來,有些溫和,並不冷。
李白走在上麵,十分的穩妥。
在後麵的家丁們見狀也追了上來。
隻是在他們上了橋梁後,他們發現……他們根本就站不穩。
一股春雨冷風吹來,他們冷的渾身顫抖不休,李白見狀笑了起來。
儒道之力,果然沒有讓他失望啊!
在後麵的董培見狀,沉聲道:“你們都是豬嗎?平時吃那麽多,關鍵時刻連站都站不穩了嗎?”
“都給我打起精神來,不要讓他跑了。”
“是,少爺。”
眾人穩定自己的身形,強行衝過去就要抓李白。
李白見狀倒也不急著馬上就過橋,回過頭來冷冷的嘲諷道:“李聰慧,有句話叫君子動口不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