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陽城的情況並沒有多大的變化,人口在這兩個月也僅招收了不到兩千人,如今武陽城的總人口也隻有一萬三千兩百餘人。
鹿城也不是不想多招收著些人口,但當時糧食還沒有豐收,糧倉已經告急,能招兩千人已是極限了。
查看完人口,其餘的變化更小,鹿城也是掃了一眼也就不再多看。
站起來伸個懶腰,鹿城示意侍衛在前麵帶路,隨後便起身往書房走去。
書房的麵積很小,不足五十平方米,但長久以來,鹿城已經習慣了在書房裏思考問題。
來到案桌旁坐下,鹿城將身邊的侍衛揮退,一個人獨自在這書房待著。
四周安靜,在這狹小的空間裏,鹿城試圖將自己的思緒清空。
俗語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而鹿城身為當局者,若不能時時地反省自己,難免會認不清形勢。
這腦袋一清醒過來,鹿城也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氣。
這時,卻是從抽屜裏拿出了一個密封的文件,眼神中有些閃爍。
這文件是法正昨日交給自己的答案,鹿城一直放在抽屜裏卻沒有查看。
前幾日,法正向自己提出了兩個問題。
第一是問誌向,第二是問做法。
鹿城也都一一回答了。
首先是關於誌向。
鹿城在剛一聽到這個問題之時,並沒有立即回答。
重活一世之後,鹿城的心裏雖然仍然怕死,但性格裏又多少帶著一絲混不吝。
這種情感混雜在一起,極為矛盾,所以在思考一番之後,鹿城的回答也是頗為“狂妄”,既然重活了一世,何不做出一番事業出來。
雖沒說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種話,但意思也差不多。
而第二個問題,做法。
鹿城的回答就頗為中規中矩了,無外乎清除外患、廣積糧草、徐徐圖之這三點。
這種回答雖沒有錯,但高度不夠,也不夠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