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我在首輔科舉文裏重生了

第104章 認祖歸宗6

楊閣老忠國公府倒台這件事上,俞州不僅給文德帝出主意,將楊氏劉氏兩大世家經營百年的勢力連根拔除,財富收刮一空。

俞州還建議文德帝做了另一件事,那就是取締天下寺廟道觀的特殊待遇。

這件事情他早就想做了。

而原因也很簡單,由於保泰大師的作祟,這些年景朝的佛教寺廟實在太烏煙瘴氣,平日用封建迷信害人不說,還變相了侵占百姓土地資源。

因為古代很多朝代,和尚道士都是免稅的,景朝規定也是如此。

所以,寺廟和道觀在獲得香火錢後,都會大量的購置土地囤積。

那些貪官汙吏,也因為這個優厚的政策,趁機向百姓高價兜售“度牒”,以賺取巨額利益。

而度牒,就是朝廷給僧尼道士們發的證明文件,畢竟,當道士和尚可以免稅,要是沒有相應管理,百姓們大量出家逃稅還得了?

俞州向文德帝提議,

“陛下,原本朝廷給僧尼道士免稅,是考慮僧尼道士隻能依靠香客施舍生活,僧侶道士生活困難,做一件善事,為國祈福。”

“但這天下僧尼道士,並非所有都是真正品德高尚之輩,其中因為佛家有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說,導致大量犯罪惡者出家逃脫責罰。”

“這些年保泰大師更利用天下寺廟道觀,作為他謀朝篡位的斂財工具,致使寺廟道觀烏煙瘴氣……”

“據臣統計,如今我朝寺廟道觀囤積的免稅田地,已經高達上百萬頃,僧尼道士人數已有二十幾萬之多……”

“長此下去,損的是朝廷和百姓利益,肥的是那些假和尚假道士,以及售賣度牒官員的肚子,朝廷危矣。”

“如今保泰大師就是最好的借口,陛下,這顆毒瘤可以除了。”

人需要信仰和寄托,寺廟和道觀可以存在,但決不能再像以前那般優待,讓寺廟和道觀成為他人的斂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