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楠發行的娛樂報,不僅在京城百姓中掀起了巨大的風浪,影響力甚至擴散到了朝堂中。
而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當然是邸報中那句進獻《文字拚音》孤本書籍的話,以及幾十個烈性貴女貴公子跑到宮門口靜坐,也想為劉鈺求情的態度。
這兩件事情把劉鈺之事徹底推向了高峰,外麵所有百姓都看著,此事朝廷若處理不好,後果將會十分嚴重。
朝堂上。
朝中思想比較開放的大臣認為,
“陛下,臣認為劉鈺哥扮男裝進入國子監讀書,雖有大罪,但罪不至死,既然有人願意用功勞為其求情,還有無數貴女公子們替身而出表態,朝廷不如酌情考慮,網開一麵,為了一個小哥兒導致百姓寒心,著實不妥……”
說實話,對這個時代大多數男人而言,真沒多少把一個姑娘哥兒的生死看在眼中,若能用劉鈺換取一份巨大利益,那是再好不過的。
雖說他們還不知道《文字拚音》是本什麽書,但既然喬楠敢那樣在邸報上說,便證明此書價值巨大。
而朝中思想比較迂腐的大臣則生氣覺得,
“劉鈺哥扮男裝進國子監簡直荒唐之極,他在家中冒充嫡子那是劉家的家事,但他明知自己哥兒身份還去國子監,這就是傷風敗俗,玷汙書院清靜之地!”
“如此不知廉恥,將三從四德拋到腦後,一定要將其當成典型處理,以正綱常,否則將來那些哥兒女子個個如此照學,豈不天下大亂?”
二皇子在聽說那《京城第一娛樂報》是俞州喬楠的後,更是抓住機會落井下石,早早的給自己勢力臣子遞了消息。
因此,二皇子所屬勢力緊跟著站出來諫言,
“陛下,劉鈺不能放過,這《京城……”
“臣聽聞這邸報東家乃翰林院修撰俞州之夫郎,俞修撰身為朝廷命官,竟不知管教夫郎,讓夫郎闖出如此滔天大禍,請陛下嚴懲以正朝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