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當初文德帝身為天子,都能被民怨逼得不能不“犧牲”掉自己的親兒子,何況區區一個尚書府?
廖文才以為自己不去招惹京中的達官權貴,就欺負些無權無勢的老百姓沒關係,他爹能夠給他善後,一直肆無忌憚。
現在他那些齷齪事情一筆筆爆出來,再加上喬楠讓人暗中煽動,這下可算是捅掉馬蜂窩了。
百姓們群情激奮,京城府尹根本不敢辦這種大案子,當即就向上麵遞交了奏折,想要把這個燙手山芋扔出去。
廖尚書又不是文德帝的心腹,就算他是文德帝的心腹,其子做出如此喪心病狂之事,文德帝也不可能輕饒。
於是狀告當天。
案子就被直接交到了刑部手上,廖文才被抓起來關押等待審案。
刑部尚書和廖尚書分屬不同陣營,往日又有舊怨,關係非常不好,此刻廖文才到了刑部,別說那些血案都是真的,就算是假的,刑部尚書也會動手腳,借此狠狠打擊廖尚書。
所以,聽到案子被刑部接手後,廖尚書就知道事情不僅沒有轉圜餘地了,他自己也可能危險了。
廖尚書再心疼兒子,卻也更加重視自己。
畢竟兒子沒有了還可以再生,他自己要是死了,那就什麽都沒有了!
意識到不妙後,廖尚書當機立斷不再管牢房中的兒子,脫去官服,背著荊條,大張旗鼓的找到十幾個狀告的苦主麵前,裝作什麽都不知道的悲痛模樣負荊請罪。
哭得涕淚橫流,真是好一個被兒子坑慘的“無辜”老父親。
廖尚書能做到品大員,足以證明對方的手段和腦子,根本不是當初府城那輕鬆就被喬楠和俞州搞死的小小知府可以比擬。
有了這番苦肉計的表演,再加上他平日很會維護形象,至少表麵上找不出什麽錯處把柄。
因此,單純的百姓很容易就被對方騙到,減少了對他的怒氣,所有的仇恨值都放到了廖文才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