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栩鋪子有人幫忙,三嬸總算能回家收拾。
拆洗衣服,打掃家裏,收拾廚房,倉庫……
她和小夏早出晚歸,靠三叔帶兩個小的,吃飽飯沒問題,想讓家裏和從前一樣幹淨整潔就難了。
她和小夏打掃兩天,總算讓家裏重新幹淨亮堂。
晨霧一散,又是個大晴天,三嬸叫上小夏一起到親戚家幫忙縫被褥。
小夏他們一個堂伯家要嫁女兒。
三嬸掀簾子進門,幾家妯娌都到了,元蔓娘領著臘月和盧銳也來了,她們才坐下沒一會兒,四嬸帶著寒露也來了。
妯娌們坐到一起,量尺寸,塞棉花,縫被褥,拉家常,一年到頭也就這一兩個月是輕鬆的。
“瞧這布多好,又紅又豔,曉菊瞧你娘多舍得給你買。”
“哪兒啊,這都是她跟蔓娘繡花,自己賺的錢。”曉菊娘無不驕傲地說著,還從櫃子裏取出女兒的嫁衣給眾人看,“你瞧瞧她繡這蓋頭,這花多好看!我說再扯紅布做身嫁衣,她非說包個紅邊就行了。”
“曉菊這是舍不得花你的錢!”
“哪是我的錢,她繡花賺的都還沒花完呢。”曉菊娘更自豪了。
村裏一群小女孩跟元蔓娘和顏母學繡花,就數她家曉菊學得最快,別人還繡帕子,她家曉菊就能繡大花了,“人家繡莊指明要我們曉菊繡的呢。”
“可不是,我們家小荷跟曉菊一塊兒學的,現在還繡手絹呢。”
“小荷繡的也好,我瞧她繡翠鳥,那翅膀,跟真的似的!”
有人順口問起元蔓娘,“蔓娘,她們出嫁的姑娘往後還能跟著你繡嗎?”
她問完,一屋子人就緊張了。曉菊更是緊緊盯著元蔓娘,大氣都不敢喘。
花同樣的功夫,用新繡法繡出來,價格比老繡法高兩三倍,沒幾個月,村裏的小姑娘靠刺繡也攢了不少錢。
憑這一手繡活,將來也是她們安身立命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