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沒有北宋開國百年第一之類的成績作為佐證,蘇軾的文學藝術成就,也早早就經受住了曆史的考驗。
可話又說回來,天才有的時候也需要磨礪,才會真正變成一塊璞玉。
烏台詩案被貶黃州,是蘇軾政治生涯最大的轉折點和不幸。
卻也正是因為這次被貶,蘇軾才真正成為了蘇東坡。
他一邊在東坡開墾荒地,一邊創作流傳千古的作品。
在書法上,留下了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
在繪畫上,成就了中國美術館鎮館之作——《瀟湘竹石圖卷》。
《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以及無數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詩句,都源於那個時期。
聶廣義最喜歡的那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也創作於蘇軾被貶謫到黃州的階段。
回到吃的主題。
幾度被貶,一路流放,除了成就蘇軾的藝術造詣,還激發了他的美食天賦。
從和王弗在一起時“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遠庖廚君子,到留下一張又一張的食譜的千古吃帝,蘇東坡也隻用了一個愛吃的距離。
宣適要做什麽,聶廣義早早就知道了。
宗極要做的,【從當時流傳至今的宵夜爆款】,指的是哪一款,著實是有些讓他好奇。
像蘇東坡這種不忌口什麽都吃的人,什麽菜往他身上扯一扯,好像都說的過去。
以聶廣義對吃帝的了解,他大概能想到三個。
好奇使人饑餓。
好在,答案很快就自動揭曉了。
宗極抱著個裝了冰塊的大箱子上來。
夢心之轉頭盯著看了好幾秒。
聶廣義的吃貨細胞,讓他忽然紳士了起來:“要不然我們也去那邊看他們做?”
於是,兩人一拍即合,來到了古法美食“擂台區”。
答案隨即揭曉。
和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製作的古法羊蠍子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