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順著這條思路想下去, 一個很矛盾的地方卻出現了,如果劉傻子是真的想死,那原因是什麽?那時他還不到10歲, 雖然被迫學習很不開心, 但這似乎不構成他想要結束生命的理由。
海姝在心裏拉出一條時間線,試圖找到劉傻子溺水和劉家四人失蹤的關係, 但劉傻子溺水時9歲,其家人失蹤時他17歲, 從時間線來說,太長太分散了。
但海姝忽然想到一個在查詢賞花節時就很在意的問題, 即“向死而生”這個活動。賞花節是近十年才有的, 那麽很可能是在劉家四人失蹤前後開始策劃的。
海姝這些年查案,也算了解過不少民俗。民俗之所以吸引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它的神秘。“向死而生”就很神秘, 並且比海姝聽聞過的更加神秘, 在網上還查不到它是怎麽傳承下來的。
劉傻子以前的班主任現在已經不教書了, 和村民們一起搞農家樂致富,但畢竟教過書育過人, 知識儲備比一般村民高。海姝索性問起“向死而生”的典故,網上查不到,但村裏的知識分子總該知道。
哪知班主任卻有點尷尬地推了下眼鏡, 看上去欲言又止。
海姝說:“有什麽不能說的嗎?”
班主任別開視線, “也不是不能說, 這個和案子好像沒什麽關係。”
越是這樣, 海姝越是在意, “怎麽能說沒關係呢?劉興背著屍體來參加‘向死而生’,他為什麽不背著屍體參加別的活動?‘向死而生’在他心裏一定有某個重要的意義。”
“這……”班主任臉色白了, “這個我……”
海姝不動聲色地推進,“民俗這東西其實一直在灰色地帶上,好的我們傳承,壞的我們要去除糟粕,竟然這東西誘發了命案,那我們警方肯定要一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