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和岑第一時間點讚,是因為何家家先發了照片,喻柏林看見後開玩笑,他說他們也該去應個景。他心一動,拿出手機,點進朋友圈,首條就是鄒楠粵的動態。照片中的她稱得上人比花嬌,發布時間顯示【剛剛】。
兩人在湖邊坐到四點,喻柏林受不了了,五月這才剛開始,蚊子就出來活動,他手臂上被咬出兩個大包。他對梁和岑說:“回吧,回去準備燒烤,中午老板不是說晚上有音樂會嗎?到時我們也去湊個熱鬧。”
“行。”梁和岑收了竿。
回到帳篷,鄒楠粵何家家正悠閑地躺在野餐墊上曬太陽,她倆鼻子上架了個墨鏡,都是巴掌大的臉,兩個大鏡片一擋,遮住半張,真有來度假那麽回事。
她們剛開始還愉快聊著天。
何家家說她部門一個三十歲的姐姐很喜歡看她發朋友圈,同事姐姐給她建議,讓她試試做自媒體,她有強烈分享欲,而且外形姣好,具備吃這碗飯的基礎條件。
“你想試就大膽去試吧,你本來就擅長表達,肯定能做好的。”鄒楠粵支持何家家,“你更新了把號告訴我,我當你的忠實粉絲。”
“我肯定會廣而告之的。”何家家開心道,隻是她有些煩惱,“我的朋友圈想發什麽就發什麽,但是認真做一個自媒體賬號的話,我不知道怎麽定位。”
鄒楠粵回憶起何家家發過的動態,笑了起來,“我覺得你就拍拍你的一天也有很多人愛看,是我們打工人平凡的生活,但又比普通的我們過得有趣一點,你有你獨特的感染力。”
何家家聽她這麽說,覺得是個好主意:“也對喔,我可以先隨便拍拍,說不準拍著拍著就找到方向了。”
提到自媒體,鄒楠粵忽然想到阮賢雲說過她發了條抖音後聯係上老同學,她平時不怎麽刷短視頻,已經幾個月不打開,這時候進去從通訊錄裏找到媽媽,她的主頁總共隻一個視頻,居然獲得 57 個點讚,68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