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又是忙碌的一天,各種會議、答複。
中午,蕭瑜剛回辦公位喝了第一口水,秘書室的同事就湊過來問,周末是不是做了什麽項目,怎麽看上去容光煥發的。
蕭瑜麵不改色地說,隻是多睡了幾個小時,太久沒睡過懶覺,一睜開眼半天都過去了,有點奢侈,但精力恢複很快。
覃非拿著文件過來,恰好聽到這句,等秘書室的同事離開,這才投來微妙的一眼——她周末有約,這事他是知道的。
但覃非沒有多問,隻是將文件交給蕭瑜。
蕭瑜接過來看了眼,問:“這是什麽意思?”
覃非:“一個新項目,之前的項目經理搞砸了。我聽蕭總的意思是讓陸荊接手。你要有個心理準備。”
蕭瑜又看了一眼:“蕭總的意思是讓我配合?。”
覃非:“還沒定,但我聽話茬兒是這樣。”
蕭瑜沒有當即表態,將文件還給覃非之後,轉頭就去忙別的事。
直到下午蕭固將蕭瑜叫到跟前,道出接下來的安排。
果然,陸荊負責項目,向蕭瑜匯報。項目談判在外地,需要蕭瑜配合出差。當然不是蕭瑜和陸荊單獨出差,除了項目小組的成員,她還可以從秘書室調派一到兩人。
原本蕭瑜還在猶豫是否要告訴蕭固,她和周越假戲真做的事——說與不說,怎麽說,說多少,這裏麵的尺度很難把握。
問題就在於,說了就架不住蕭固會追問,他問了她就要回答,而不是閃爍其詞,那樣隻會更惹人懷疑。但如果不說,將來事發就需要解釋為什麽“隱瞞”。
經過周末兩天的放縱,這會兒蕭瑜突然“清醒”過來,忍不住設想這件事會給自己的前途、事業造成多少障礙,是否會讓蕭固在工作上開始疏遠她,或因此心生芥蒂。
但就目前來看,不主動說似乎是最有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