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榛失眠了。她說不清是因為在陌生的環境, 還是周溯那存在感極強又令人的困惑的眼神。
翻來覆去睡不著,她幹脆爬起來搜索——
關於周溯的一切。
她以前把大多數注意力都放在拉力賽上,極少關注F1賽事, 那是一個離她太遠的世界。
提起F1, 繞不過“金錢”和“科技”兩個詞。
頂級車隊每年支出超過30億不止, 而培養一個F1車手需要的不隻是天賦, 還有數億資金, 整個家庭的支持, 可能落空的期望。
同時, 在F1也有最先進的賽車科技。
要進入這樣一個門檻過高、競爭殘酷的世界, 周溯需要付出一切, 金錢、所有的時間和精力。
這個初夏的夜晚,房間裏隻有她一個人,夏日的燥熱讓她微微發汗, 踢掉了被子。
隱隱的熱意中, 她看見了不一樣的周溯。
她聽小顧說過, 周溯的賽車生涯是從開卡丁車開始的, 從卡丁車再到方程式,最後進入F1,他耗費了十三年。
但是還有更多, 她沒聽小顧說過的事。
周溯因為是亞洲人被圈子排擠、針對。這樣的排擠從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他變得越來越沉默, 隻用強硬的技術說話。賽車變成了他和世界交流, 以及反抗這個世界的渠道。
他朋友很少, 身邊的工作人員大多數是中國人。
他缺少父母的陪伴, 在其他小車手都有家人陪同的時候,他身邊隻有陳豫昊。
他是圍場出了名的“問題車手”, 不配合讚助商宣傳,不接受媒體采訪,和同事關係很差。
他進F1受到了極大的阻力,頂級車隊不接收“問題車手”,中遊車隊需要他帶來的資金和實力以在賽季獲取積分。
他有傲人的天賦,中遊車隊卻不能提供一輛與他實力匹配的賽車。
他承載了過高的期望,又在這樣的期望下黯然退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