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怎麽說也是圈裏有頭有臉的體麵人家, 斷然不可能讓兩個女兒在外租房。
一番拉扯溝通之後,還是給兩女兒在京大附近的“森和”置辦了一套三百多平的三室兩廳。
高檔小區,一梯兩戶,出入都有身著製服的保安把守。
搬過去的那一天, 方家一家四口, 一起前往。
方念念臉上是輕鬆愉悅的笑容, 大約是從沒在方家別墅之外的地方住過, 看一切都很新鮮。
看她這個模樣,曲映秋心下鬆了口氣:這也許是個正確的決定。
熱熱鬧鬧地看了所有房間之後,住家保姆, 以及譚醫生和她推薦的住家心理谘詢師也都過來了。
住家心理谘詢師名叫楊姝美, 人如其名, 是個溫婉的美人。
譚醫生已經了解到方念念失聲的原因,此番是秉持著對患者負責的態度,道,“念念每周一去醫院找我複查, 做當麵的診療溝通, 楊醫師每天都會給念念做心理複健,記錄下每日進展,整理成一本念念的病例冊。”
“病例冊以後還有用處?”
“有的, 長此以往,就能看出念念的變化趨勢,”譚醫生頓了頓, 道, “念念的失聲不是病理性的, 按道理,早在十幾年前就應該由心理谘詢介入治療, 目前已經耽擱太久,但是我覺得不應該放棄希望。”
譚醫生說到這兒,曲映秋莫名回頭睨了一眼方慈。
來到森和已經快兩個小時了,這還是曲映秋第一次看她。
她正背著手站在幾步遠的地方,神思略有遊離。一家四口都在的場合裏,她總是透明的局外人。
接觸到這帶著刻薄冷意的眼神,她下意識挺直了脊背,略昂起下頜,眼睫也垂著。
端的是高傲不屈的架勢,卻是做好了挨耳光的準備。
譚醫生敏銳地注意到這點小插曲,眼眸眯了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