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峰山農場通車了, 這個消息迅速傳遍南北坡的村民,大家敲鑼打鼓來到農場,在向北的場長辦公室掛上一塊匾額——
功在千秋。
向北看到這四個字, 半天說不出一句話, 內心翻騰著濃濃的責任感。隻要是真心為大家著想,自己走出來的每一步,都會有人看見。
趁著冬閑,他召集江城知青代表在場部開會,將磷礦開采提上日程。
眾人推舉喬亞東擔任新成立的采礦科科長, 負責開采管理,陳誌路為采礦科副科長, 負責按國家計劃統購統銷, 郭俊智為財務室主任,負責帳目開支。
考慮到修路隊現在的工作轉為道路養護,原班底一分為三, 一部分依然在基建科底下, 負責道路養護;一部分新成立運輸管理科, 負責車輛進出管理與調度;一部分送出去學開車, 培養未來的汽車司機。
所有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 目前的重中之重, 不是開采, 而是與計劃部門聯係, 明確管理流程。
秀峰山的磷礦是露天礦, 開采簡單, 但運輸問題怎麽解決?有了采礦許可證還要與省城工業廳聯係, 每年計劃開采多少?拔多少款?這些都得在開采之前搞得明明白白。
向北也不是萬能, 他能憑借個人關係辦下來采礦許可證, 但這個細節問題需要專人處理。
陳誌路站起來,年青的臉龐神采飛揚:“我來負責跑這條線。你們給我一點時間,保證能在三月開春之後,磷礦正式開采。”
喬亞東興奮地跳了起來:“好!陳誌路你家就在化肥廠,肯定對這一塊熟,那就辛苦你回去一趟。”
陶南風緩緩道:“我和他一起回江城。”
蕭愛雲瞪大了眼睛:“現在天這麽冷,眼看著就要下雪,你跟著陳誌路那麽辛苦做什麽?我們一起在山上窩冬、吃殺豬飯嘛。”
焦亮雖然下了台,但下雪殺豬的傳統沒有丟,這幾天山上氣溫一日低過一日,空氣裏彌散著冰雪氣息,眼看著就要下雪了。蕭愛雲一聽說陶南風要下山,就有些舍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