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永遠是親人◎
看了那張老照片之後, 譚殊瞬間確認,她以前真的見過葉老師。
隻不過, 那是很久遠的事情了。
十二年前的那個暑假,譚殊剛過了五歲生日,因為貪玩亂跑,和照顧她的保姆走散了。
人來人往的街道上,她遇到一個很溫柔的阿姨,能準確叫出她的名字,還能說出她爸爸媽媽的工作單位,說可以帶她去找爸爸媽媽。
年幼的譚殊還算警惕, 她並不相信對方的話, 也不肯跟著人家走。
那個女人很快沒了耐心, 她一把將譚殊抱起,還和周圍那些人解釋,說譚殊是她自己的孩子, 為了個芭比娃娃就離家出走, 好不容易找到了, 竟然還不肯跟著她回家。
女人的手段並不高明,但在那個網絡還不發達的年代,大多數人都不了解這種拐賣人口的套路。
五歲的譚殊並沒有多大力氣,哪怕她又哭又鬧還拚命掙紮, 也依然掙脫不了對方的鉗製,她說對方是人販子, 周圍的人卻覺得她是在和家長鬧脾氣。
那些圍觀的人,還發出感慨, 說現在的孩子就是太慣著了, 才敢這麽和父母對著幹。
或許也有人察覺到不對勁, 但在不確定真相的情況下,也沒有上前阻攔,可能是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那個女人抱著譚殊上了一輛麵包車,車子很快就出了城,最後她被扔進一個廢棄很久的倉庫裏。
在那個倉庫裏,還關著另外幾個孩子,照片上的小男孩,也就是年幼的葉老師,就是其中之一。
那時候的他,看起來比自己還要矮一點,可卻是所有孩子中,最沉著冷靜的一個。
年幼的譚殊想念家人,不肯吃那些人給的東西,是那個小男孩偷偷告訴她,必須要吃東西,隻有填飽了肚子,才有機會逃出去。
小孩子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她覺得那個小男孩很可靠,就下意識的想要靠近他。